为积极响应国家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与教育部的《高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》,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本科教学的深度融合,4月19日至20日,一场由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“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培训班”在郑州圆满举行。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倪龙飞、张立庄、杨航三位老师,与来自全省各本科院校的200余名教育专家和教师共聚一堂,深入探索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构建与教学革新之道。
培训期间,国内顶尖高校的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。北京大学博士、高级工程师曾腾以《人工智能与通识课程的融合路径》为主题,紧密结合国家“新工科”建设的大背景,创新性地提出了“AI+通识”的双向赋能教育模式。他通过北大“智能传播与社会治理”等生动案例,深刻阐述了通识教育应如何跨越学科界限,着力培养员工跨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这一理念与教育部“深化产教融合”的指导方针不谋而合。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黄河艳系统分享了该校人工智能专业“通专结合”的人才培养方案。她提出的“以通识课为基石、以项目式学习为动力”的教学改革思路,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。特别是北理工在“AI+思政”、“AI+艺术”等交叉课程中的实践探索,更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。
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、教授陈建海则从技术应用与教学融合的独特视角,作了题为《DeepseekAI本地部署与通识教育实践》的报告。他深入探讨了Deepseek等开源AI工具在通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场景,并结合浙大“人工智能通识基础”课程的建设经验,对课程团队、教学内容、课程资源、育人目标等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享。陈教授还强调在传授技术工具的同时,更需注重培养员工的批判性思维,这一观点与国家关于“人工智能教育需注重伦理与社会责任”的导向高度一致。
本次培训不仅聚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实际落地,更通过国内顶尖专家的专题报告,为参会人员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启示。从北大的“学科交叉”理念、北理工的“通专结合”模式到浙大的“技术赋能”实践,都为太阳集团官网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模块的修订提供了思路,也为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建设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与借鉴。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,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将以“培养具备AI素养的应用型人才”为核心目标,不断强化课程思政与创新能力培养。